日期:2025-10-16 13:34:01

中方快速反击荷兰 冻结安世半导体资产 地缘政治博弈升级!10月12日,中国半导体巨头闻泰科技发布公告,揭示了一场针对中国的“突袭”,引发广泛关注。闻泰旗下的核心子公司安世半导体突然被剥夺控制权,全球30个主体资产被冻结一年,公司创始人的董事长职务也被暂停,三名外籍高管集体倒戈。

安世半导体是一家运营零负债、五年内为荷兰贡献了1.3亿欧元税收的企业,在全球市场占据领先地位。然而,其商业成功却成了控制权被肢解的催化剂。对于母公司闻泰科技而言,安世不仅是财务支柱,贡献了公司总营收的六分之一,还是利润的核心引擎。在荷兰人眼中,安世同样无可指摘,它不仅清偿了所有旧债务,还实现了真正的零负债运营。

从欧盟的角度看,安世的价值更大,它继承了飞利浦半导体的纯正血脉,在全球功率分立器件领域稳居前三,在汽车电子ESD保护等多个细分赛道更是全球出货量第一。这恰好戳中了欧盟力图实现半导体“战略自主”的痛点,尤其是在汽车芯片这个关键领域,安世成为了一颗不容有失的关键棋子。

9月30日,荷兰经济事务与气候政策部突然发布一纸部长令,以模糊不清的“国家安全”为由,冻结了安世及其遍布全球的30个实体的资产、知识产权和人员流动,为期一年。紧接着,阿姆斯特丹上诉法院企业法庭在政府行动后的24小时内下达临时令,暂停董事长张学政的董事及CEO职务,并将闻泰持有的75%股份交由第三方机构托管,空降一名拥有“决定性投票权”的独立外籍董事。一周后,庭审确认了初裁结果。

在同一时间窗口内,公司内部的三名外籍高管联手向法院提交紧急请求,要求对公司进行调查并重构控制权架构,与政府和法院的目标惊人地一致。

“国家安全”这个理由掩盖了各种真实动机。在美国的技术围堵背景下,闻泰科技本身就被列在美国的实体管制名单上,荷兰的举动被视为对美国半导体管制政策的一种协同与呼应。此外,欧盟签署“半导体联盟宣言”的第二天,荷兰就动手了,这使得一次针对单一中资企业的行动被包装成维护欧洲集体产业安全的正义之举。此前,安世在英国的晶圆厂曾被强制出售给一家美国公司,在德国也曾被无故取消政府补贴,这些事件表明一种针对中国高科技投资的系统性收紧政策正在形成。

安世用血淋淋的事实告诉所有人,“买下来”不等于“管得住”。在商业规则之上,还有一套看不见的地缘政治潜规则。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对欧洲的直接投资已降至十年来的最低点,仅为79亿欧元,高科技领域的并购也大幅萎缩。但中国并未坐视不管,闻泰科技已聘请国际律所准备采取法律行动维权,同时紧急与全球供应商和客户沟通,尽力稳定德国、英国工厂的生产。尽管面临重重围堵,中国半导体产业在前10个月的出口额依然实现了同比增长21.4%,外部打压无法扼杀一个产业顽强的内生动力。


配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